關閉
SI-logo-black-png.png

盈信投資長期以來代表我們的客戶管理投資組合,並持有某些公司的股份超過20年。盈信投資於1988年開始他們的第一個投資策略。

了解更多

自然環境及生物多樣性

為甚麼對我們意義重大?

自然環境及生物多樣性對投資者相當重要,原因是我們所投資的企業不單會對自然環境造成影響,更相當依賴大自然。問題是,我們日益發現自然環境及生物多樣性迅速流失。保護生物多樣性與氣候行動之間密不可分。作為地球對抗氣候變化的最強防線,投資者必須考慮生物多樣性及自然環境保護的因素,積極達成淨零排放目標,提升未來應對氣候挑戰的能力。

隨著生物多樣性流失變得嚴重,全球逐漸加強措施,以求解決問題。於2022年12月舉行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COP-15)上,各國領袖終於同意採用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並實現新訂立的指標及目標。

為了配合大會的目標,各界日益期望企業及金融機構會於短期內評估及披露與自然環境相關的風險、機遇、依賴關係及影響,藉此達成2020年後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的目標及指標。

由於金融機構負責提供資金,其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可為保護及恢復自然環境推動必要的投資及機遇。同時,金融機構亦是受規管實體,能夠監察、評估及披露投資組合的自然環境相關風險、生物依賴關係及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作為長線投資者,我們相信生物多樣性流失及土地退化能帶來重大及關鍵的財務影響,並控制我們日後能否實現淨零排放及抵禦氣候變化,因此保護自然環境符合我們與客戶的最佳利益。

自然環境及生物多樣性指南

投資者自然評估指南(ICANN)

自然環境及生物多樣性面臨前所未有的威脅,對全球經濟和氣候變化應對尤其重要,亦促使投資者評估和披露與自然環境相關的風險。 為協助投資者開始就自然環境層面作出評估,我們制定了一份指南,概述了盡職調查方法和資訊,特別是淡水和森林範疇。

首源投資採取了哪些措施?

於2022年,我們成立自然環境及生物多樣性工作小組,成員來自首源投資15個投資團隊1中的九個團隊。工作小組的主要成果包括於2023年推出自然環境及生物多樣性指引手冊,以向投資團隊提供評估及與投資對象交流自然環境相關議題的框架。於2023年,我們展開跟進工作,並發表有關議題的指引,旨在分享我們的經驗及投資觀點,並為其他投資者帶來相關議題的實用工具。投資者自然評估指南(ICANN)(只提供英文版) 能夠幫助投資者更有效地識別及評估自然環境相關議題的重要性、風險及回應,以便進行企業交流及披露。

此外,首源投資與三菱日聯金融集團可持續投資研究製作了精彩的影片(只提供英文版),解釋保護自然環境的重要性及投資者可以採取的行動。在此項議題上,我們的兩個投資團隊加入了投資者企業交流組織 - 自然行動100(Nature Action 100)。

 

1 在2022年,首源投資成立自然環境及生物多樣性工作小組,當時我們共有15個團隊。

我們的目標-自然環境

背景

於2021年,首源投資簽署了金融業生物多樣性承諾(Finance for Biodiversity Pledge,FfB),當中載有必須於2030年前推行的五項措施,包括合作及知識共享、與企業交流、評估影響、訂立目標及公開匯報。在此五項行動中,訂立目標是較具挑戰性的一環,因爲項行動涉及技術因素,而且在訂立進取及可行的目標之間取得平衡並非易事。在實現此項承諾時,我們將參考現有的最佳科學論證訂立及披露目標,藉此擴大對生物多樣性的重大正面影響及減少重大負面影響。

此外,首源投資亦加入了金融行業生物多樣性基金會(FfB Foundation)的目標制定工作小組。於2024年6月,該小組推出「資產管理者及資產擁有者的自然環境目標制定框架」第二版1(「該框架」),以協助投資者訂立嚴謹可信的目標。根據該框架的要求,假如金融機構於2024年前簽署金融業生物多樣性承諾,則需要在2024年12月31日前訂立「起始目標」,而建議的起始目標包括管治、評估及培訓目標。在此版本的框架中,適用的資產類別包括上市股票及企業債券。

首源投資的自然環境起始目標2

作為金融業生物多樣性承諾的簽署機構,首源投資遵從建議框架的要求,訂立了有關管治、評估及培訓的三類起始目標。下文載有我們的目標及實施方案,說明我們達成目標的方式及披露計劃。

我們的管治及培訓目標涵蓋所有資產類別,而在初期階段,評估目標的適用資產類別包括上市股票及固定收益資產,此項安排與該框架的建議一致。我們將繼續尋求有關私人市場及短期投資的指引,並在取得指引後與相關團隊密切合作。

管治

於2025年底前,首源投資將披露明確的自然環境管治架構,當中針對整間企業的更廣泛環境、社會及管治議題,將董事會的監督及管理責任與現有的管治架構互相結合。

在現時的環境、社會及管治和氣候管治架構中,首源投資早已訂明了董事會的監督及管理責任。未來,我們會將有關自然環境的監督責任整合至現有的架構。為了確保董事會及高級管理層知悉有關自然環境的責任,責任投資團隊將為他們提供必要的培訓並舉辦研討活動,修訂相應現行的環境、社會及管治架構。

我們的自然環境管治架構與氣候相關管治架構類似,用在有關自然環境的監察、監督及決策過程中,規管董事會及高級管理層的角色及職責。

評估

於2025年底前,我們將評估範圍內投資(即上市股票及企業債券)的依賴關係、影響、風險及機遇,並公開披露評估結果。

首源投資已披露上市股票投資的行業層面影響及依賴關係、我們面臨的自然環境風險及應對方針,詳情載於2022年及2023年責任投資報告,以及於2023年發表的投資者自然評估指南(ICANN)。

我們正計劃在2024年第四季開始使用ISS的生物多樣性影響評估工具,可對我們範圍內的投資組合影響及依賴關係進行定量評估。該項評估將以2024年第三季的數據為基礎。另一方面,我們也會評估及披露直接營運活動的影響、依賴關係及風險。按照我們取得的數據及掌握的知識,我們將對有關自然環境的風險及機遇進行定性評估。

培訓

於2025年前,所有相關僱員將會完成培訓,了解自然環境受損與投資之間的關係。

自2022年以來,首源投資為全體僱員舉辦了兩次有關自然環境的培訓課程,並為投資團隊度身訂做多個較小型的培訓活動。於2023年,首源投資推出自然環境及生物多樣性指引手冊,其由我們的自然環境及生物多樣性工作小組製作,小組成員包括不同投資團隊的責任投資代表。在製作手冊的過程中,大部分投資團隊的責任投資代表均認識到我們的自然環境措施。

考慮到我們的聯屬組織架構,責任投資團隊將在2025年為各投資團隊安排適當的專門培訓活動,集中介紹如何在投資研究及企業交流過程中善用評估數據(見上文的評估目標一節)。另外,責任投資團隊將為所有僱員提供後續培訓,以便針對先前舉辦的培訓補充最新資訊。

披露計劃

從2025年起,首源投資將會製作一份綜合報告,旨在披露有關氣候及自然環境的風險、機遇、依賴關係及影響。未來,我們將於該份報告中披露達成目標的進展。

2 有關量度結果、數據或估計是基於投資團隊從第三方(包括投資組合公司)取得的資料,而該等資料最終可能證實為不準確。有關目標是基於對未來事件,例如政府政策、今後的技術進步及投資組合企業行動的假設,所有未來事件均可能出現變化。目標可否達成須視乎有關資料及聲明是否一直保持準確,而且取決於未來事件的發生。

投資團隊進展

我們的投資團隊日益重視自然環境及生物多樣性,詳情如下。

全球上市基建

全球上市基建團隊使用自然相關財務披露工作小組(TNFD)的優先次序清單,以識別投資範疇內風險較高的行業,當中包括收費公路、鐵路、離岸風力發電及水務公用事業行業。團隊已開始與投資組合的企業交流,從而了解他們的監察系統、披露內容、政策及承諾。同時,團隊打算於來年擴大有關措施。

盈信投資

在採用由下而上的角度分析個別企業時,盈信投資專注於特定的具體因素,例如污染、供應鏈及塑膠包裝等。該類因素可以影響生物多樣性發展,並較易受到企業管理層控制,多於廣泛的自然資本措施。另外,團隊表示他們正加強留意本報告所載議題之間的相互影響及依賴關係。舉例來說,團隊在小型農場方面的工作剛好能夠影響多項議題,包括生物多樣性、氣候變化及人權問題。

全球生物多樣性監管發展

  • 法國的能源與氣候法第29條列明,企業及金融機構必須披露生物多樣性風險及影響。於2020年,法國亦較全球各國更早通過法例,要求自2025年起所有新的家用洗衣機均須遵守加裝微纖維過濾器的標準。
  • 根據歐盟可持續金融披露法規(Sustainable Finance Disclosure Regulation, SFDR),基金經理需要為適用的基金披露資料,以公佈主要負面影響部分所載的「生物多樣性敏感領域」及「對水排放」指標。
  • 歐盟禁止進口造成森林砍伐,或在經砍伐土地上生產的貨品。在新法規下,企業不可於歐盟市場銷售涉及森林砍伐的牛肉、大豆及咖啡產品。

 

儘管上述規定只於歐洲市場實施,但我們相信有關法規將會滲透到其他地區。

icon-quotes.svg
我們認為,假如未有妥善應對生物多樣性及自然環境議題,現有問題將雪上加霜。相反,如果我們能夠積極處理,則可為其他問題提供解決辦法。

進展匯報

行業重要性圖表

我們使用科學基礎目標網絡(Science Based Targets Network, SBTN)/聯合國環境署世界保育監察中心(World Conservation Monitoring Centre, WCMC)行業重要性工具,以便了解投資對象之間的關係及他們對自然環境受損造成的壓力。我們希望知道,投資組合持股如何在行業層面上產生該類壓力,導致環境退化及自然環境受損。今年,我們評估了上市股票投資,並計劃逐步擴大評估範圍。

我們使用的工具能夠計算12個影響類別的重要性評分,有關影響類別可歸納為五類與自然環境相關的議題,包括土地、水資源/海洋用途變化、資源開採、氣候變化、污染、入侵物種及其他議題¹。該項工具是自然相關財務披露工作小組(TNFD)推薦的行業研究工具,並與Encore工具²一致,可以提供行業層面的潛在影響重要性資料。

我們的首項工作是利用上述工具分析上市股票團隊持有的投資³,以識別較重要的壓力/影響類別。目前,該項工具只能提供直接營運及供應鏈上游營運(即供應商)的資料,無法評估下游(即客戶)的影響。此外,儘管該套工具是以所有經濟活動的國際標準行業分類(International Standard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 of All Economic Activities, ISIC)為藍本,但由於數據可用性問題4,我們採用了較不精細的全球行業分類標準(Global Industry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GICS)子行業分類,以評估我們的投資對象。

我們採用五分制的重要性評分系統,分別代表極高、高、中等、低及極低重要性的議題。當中,氣候變化議題的評分為4.0,屬於高重要性議題。在五項與自然環境相關的議題中,氣候變化的加權平均重要性評分亦是最高。根據我們的分析,這是由於氣候變化議題的重要性評分一般較高,加上我們投資了金屬、包裝食品及醫療保健行業所致。

圖2.首源投資自然環境相關議題的加權平均評分

資料來源:首源投資(截至2022年12月31日)、2022年科學基礎目標網絡(SBTN)行業重要性工具

為了找出我們投資額最高的影響類別,我們針對重要性評分達到4或以上的各個影響類別,並計算行業層面的在管資產總和,然後比較上游供應鏈及直接營運的結果。我們發現,我們於溫室氣體排放影響較高的上游行業擁有相對較多的投資,但在水資源及其他大部分影響類別中,我們主力投資的行業卻於直接營運層面上產生影響。

透過上述分析,我們留意到上游行業的整體評分普遍低於直接營運影響,導致結果出現差異。此外,有關情況亦反映了處理污染及廢物問題、氣候變化及水資源問題的重要性。

圖3.首源投資面對較重要自然環境相關壓力的在管資產(十億澳元)

資料來源:首源投資(截至2022年12月31日)、2022年科學基礎目標網絡(SBTN)行業重要性工具

1. 按照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台(Intergovernmental Science-Policy Platform on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Services, IPBES)的定義

2. 探索自然資本機遇、風險及承擔 https://encore.naturalcapital.finance/en

3. 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上市股票團隊的在管資產達到888億美元,按照全球行業分類標準(GICS)子行業分類,我們可以利用行業重要性工具,以計算當中657億美元(佔74%)產生的自然環境相關壓力。因此,我們的分析以上述投資為基礎。在下次進行分析時,我們計劃將固定收益證券持股納入分析範圍

4. 我們正融合國際標準行業分類(ISIC)的資料及我們的持股資料,並將按照國際標準行業分類更新分析結果。

表2. 金融業生物多樣性承諾的進展

承諾 至今進展
合作及知識共享
  • 於2023年,我們參與了更多自然環境及生物多樣性的企業交流合作及行業計劃,延續我們去年的各項措施
    • 領導塑膠微粒污染議題的企業交流活動(自2020年起)
    • 自然相關財務披露工作小組(TNFD)論壇成員(2022年)
    • 澳紐責任投資協會(Responsible Investment Association Australasia, RIAA)
    • 自然環境工作小組(Nature Working Group)(2022年)
    • 香港綠色金融協會生物多樣性工作小組(2023年)
    • 金融行業生物多樣性基金會(Finance for Biodiversity Foundation)目標制定工作小組(2023年)
    • 劍橋可持續發展領袖協會(Cambridge Institute for Sustainability Leadership, CISL)
    • 自然向好中心(Nature Positive Hub)(2023年)
    • 共同行動生物多樣性中心(ShareAction Biodiversity Hub)成員(2023年)
    • Spring(自然環境議題的責任投資原則管理倡議)支持機構(2023年)
    • 自然行動100(Nature Action 100)投資機構參與者(2023年)
    • 礦業2030(Mining 2030)支持機構(2023年)
  • 舉辦多個內部活動,旨在增加團隊成員對自然環境及生物多樣性議題的技術知識
  • 發表投資者自然評估指南(Investors Can Assess Nature Now),並與持份者交流我們的框架及得著。
與企業交流
  • 利用自然資本及生物多樣性指引手冊,與企業交流淡水及森林砍伐議題
  • 部分投資團隊開始按照指引手冊提供的企業交流框架,識別優先的交流目標,並收集數據及問題。
評估影響
  • 評估我們所持有上市公司的行業重要性及製作熱點圖
  • 監察歐盟可持續金融披露法規(SFDR)主要負面影響的生物多樣性相關指標
  • 與多個影響評估範圍供應商交流,以展開影響評估。
訂立目標
  • 持續監察科學基礎目標網絡,了解自然環境科學基礎目標(土地及淡水)的工作進展
  • 於2023年11月,金融行業生物多樣性基金會(Finance for Biodiversity Foundation)發表資產管理者及資產擁有者的自然環境目標制定框架。我們已審閱有關框架,並開始探索不同的目標制定選擇。
公開匯報
  • 我們繼續適時在年度責任投資報告及其他特定報告中匯報進展。

我們的目標是訂立有關自然環境主要議題的公司方針及行業指引。同時,團隊將展開監察、匯報進度,並評估投資對象作出的各項自然環境相關承諾。

按照自然相關財務披露工作小組的規定,我們將繼續推行範圍評估工作。透過該項全新的風險管理及披露框架,組織可以報告及處理不斷變化的自然環境相關風險。除此以外,我們希望為基金提供資源,以便就有關自然環境的披露準則進行匯報。該類準則包括歐盟可持續金融披露法規主要負面影響部分所載的「生物多樣性敏感領域」或「對水排放」指標。

挑戰

由於問題相當複雜,而且各項元素互有連繫,投資者面對多項挑戰。

我們相信,評估我們的水資源及森林砍伐風險、對比我們持股企業的多項數據、深入分析重點企業,並就重要議題及漏洞展開企業交流,將能帶來了解我們自然環境風險及依賴關係的新機會。不過,現時可用的數據並不全面,個別數據庫的可用性較高。

好消息是,企業開始留意相關議題,投資者將有更多機會評估自然環境的相關風險、依賴關係及影響。隨著有關領域持續發展,我們相信提升披露水平將是企業交流的主要目標之一。

我們面對的另一項挑戰,是以更全面的方針應對議題。不少金融機構早就與企業交流其他環境、社會及管治議題,包括氣候變化或人權問題。我們認為,假如未有妥善應對生物多樣性及自然環境議題,現有問題將雪上加霜。相反,如果我們能夠積極處理,則可為其他問題提供解決辦法。尤其是,在森林砍伐議題上,自然環境受損、氣候變化及侵犯人權的行為往往與若干生物群系或地區有關。

展望未來

自2021年簽署金融業生物多樣性承諾(Finance for Biodiversity Pledge)後,首源投資致力在2024年底前推行五項措施(見表2)。當中,以第三項措施:評估影響及第四項措施:訂立目標最具挑戰性。在評估影響方面,我們正與多間生物多樣性足跡計算方法供應商交流意見,以了解他們的量度方式及決定我們的未來方向。

作為影響評估的第一步,我們將匯報基金層面的自然環境相關披露準則,例如歐盟可持續金融披露法規(SFDR)下主要負面影響披露中的「生物多樣性敏感領域」及「對水排放」指標。

至於訂立目標方面,我們將繼續監察科學基礎目標網絡的工作情況,該組織負責為金融機構提供訂立目標方針的指引。影響評估能夠幫助我們訂立表現基準,因此我們制定的目標主要視乎該項措施的進展。

我們的其他計劃包括參與解決森林砍伐問題的合作活動、更新自然資本及生物多樣性指引手冊、並繼續在與洗衣機製造商和政策制定者就微纖維污染問題進行交面發揮領導作用。

瀏覽我們的報告

閱覽最新責任投資報告 (只備英文版本)

下載報告 > 

閱覽最新盡責管理報告(只備英文版本)

下載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