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環境及生物多樣性指南
投資者自然評估指南(ICANN)
自然環境及生物多樣性面臨前所未有的威脅,對全球經濟和氣候變化應對尤其重要,亦促使投資者評估和披露與自然環境相關的風險。 為協助投資者開始就自然環境層面作出評估,我們制定了一份指南,概述了盡職調查方法和資訊,特別是淡水和森林範疇。
塑膠微粒政策倡議的最新發展
我們相信我們承擔著集體責任,需要於決策流程中考慮自然環境退化的投資風險,並積極與所屬行業合作,鼓勵企業採取措施,以減輕及消除對人類及環境健康的威脅。
這數十年來,微纖維不斷流入海灘、河流和深海,我們呼吸的空氣和所吃的食物也不難發現微纖維的踪跡。在首源投資與三菱日聯金融集團可持續投資研究所展開的調查中,我們了解到微纖維污染的來源及分佈、我們急需處理污染問題的原因及預防方法。
研究發現,在洗衣機上加裝過濾器後,我們便能有效地防止微纖維污染海洋生態系統2。
自2020年起,首源投資與英國的海洋保護協會(Marine Conservation Society)合作領導一項計劃,旨在邀請家用和商用洗衣機製造商在產品中加入過濾技術作為標準功能。在該項計劃下,我們不止與企業交流,更與多間監管機構溝通,從中取得莫大進展,詳情見下文的最新倡議發展部分。
表1:微纖維政策的倡議措施
英國 | 於2022年11月2日星期三,英國國會就塑膠微粒過濾器(洗衣機)法案進行二讀,要求生產商在所有新的家用及商用洗衣機上加裝收集塑膠微粒的過濾器。 為了支持該項法案,我們與長期推動塑膠微粒議題的英國海洋保護協會(UK Marine Conservation Society)及英國婦女協會(UK Womens Institute)合作,而且與時任的英國環境事務大臣及各政府部門的多名高級官員交流。 上述法案由國會議員Alberto Costa提出,在失效時遭到撤回。不過,該項法案將會再次提交國會。如果獲得通過,洗衣機製造商將須在2025年1月1日前,為在英格蘭及威爾士銷售或使用的所有新洗衣機安裝收集塑膠微粒的過濾器作為標準功能。 我們相信,英國政府能夠領先全球,並優先考慮有關塑膠微粒議題的建議,繼而立法規定於2025年前在所有新的洗衣機上加裝微纖維過濾器。 |
澳洲 | 澳洲環境部長曾經到訪我們的悉尼辦事處,表示重視塑膠微粒議題。之後,我們拜訪新南威爾士州的環境保護局,與該局的行政總裁Tony Chappel及其團隊會面。 該局相當重視塑膠微粒污染的風險,並有意了解我們一直進行的企業交流工作。 澳洲政府在2021年全國塑膠計劃中宣佈,將在2030年7月前提出為商用及家用洗衣機加裝微纖維過濾器,但預期該項規定屬自願性質。 |
歐盟 | 於2025年1月後,於法國出售的所有新洗衣機必須加裝過濾器,以防止合成衣物纖維污染河道。 我們正與政策制定者交流意見,以評估法國的該項規定在整個歐盟實施的可能性及推動持續討論。 |
2 洗衣機過濾器減少微纖維排放:安大略省帕里灣社區規模試驗計劃的證據,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mars.2021.777865/full
自然相關財務披露工作小組(TNFD)的範圍界定及核心行業指標披露
於2022年12月,首源投資加入自然相關財務披露工作小組(Taskforce on Natur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TNFD)論壇。在實施該工作小組的框架時,我們將參考於2023年制定的自然環境及生物多樣性指引手冊,並善用在2022年成立自然資本及生物多樣性工作小組後累積的集體知識。為了配合工作小組的LEAP(定位、評價、評估及準備)框架,我們於2023年開始界定評估範圍。
初步界定的範圍
首源投資身處資產管理行業,我們經營的業務由獨立的投資團隊組成,現時的投資團隊數目共有11個。截至2023年十二月31日,我們投資於多個資產類別,包括上市股票(55%)、現金及短期投資(21%)、非上市直接基建(12%)、固定收益(7%)及私募債務(5%)。在公司層面的初步自然環境評估中,我們先從上市股票及企業固定收益投資入手,該類資產佔資產管理規模總額的58%。我們與自然環境的潛在關係主要源於各項投資,包括我們的上市投資或對基建企業的直接投資。
我們將資金投放到全球各國的範圍內資產類別,總部位於澳洲的公司佔資金投放量的29%,其他投資對象分別來自印度(15%)、美國(12%)、香港(11%)、中國內地(5%)、日本(5%)、台灣(4%)及新加坡(3%)。上述國家佔我們資產管理規模總額約84%,並將在LEAP的定位過程中成為我們的投資關注重點(重要地區3)。
自然相關財務披露工作小組(TNFD)的金融機構補充指引版本1.0提出,針對被視為具有重大自然環境依賴性及影響的多個特定行業,金融機構應就其在行業內的金融投資披露相關指標(即金融行業的核心行業指標之一)。在工作小組界定納入考慮的行業後,我們已分析團隊於該22個行業中的投資。在我們的資產管理規模總額中,範圍內的企業將19%4資金分配到工作小組所界定的重要行業。換言之,在我們的上市股票投資及企業固定收益投資中,分配到該等重要行業的資金分別佔33%及31%。
我們的上市股票及企業固定收益投資將上述的19%資金分配到多個行業,包括:金屬及採礦、半導體、電力公用事業、食品、石油及燃氣、運輸基建、家居耐用品、汽車、個人護理產品及醫藥行業,並對自然環境相關議題產生重要影響。
資料來源:自然相關財務披露工作小組(TNFD)。(2023年)。金融機構補充指引。首源投資。數據截至2023年12月31日。
註:行業分配資料只涵蓋範圍內的企業;多個行業包括:化學品、紡織服裝及奢侈品、地面運輸、多元化房地產投資信託、飲品、可燃氣公用事業、建築材料、商業服務及用品、建築及工程、水務公用事業、獨立電力及可再生電力製造商、客運航空、容器及包裝,以及海上運輸。該等行業各自佔我們投資額的2%或以下,因此合併計算。
行業分析及生物多樣性敏感領域的投資
LEAP框架的L2問題是:「哪些行業、價值鏈及直接營運可能具備中等及較高的依賴性及影響呢?」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利用2022年12月的資產管理規模數據及熱點圖分析上市股票持股,從而識別存在自然環境相關問題的行業。我們已將結果披露於第二版的自然環境及生物多樣性指引手冊,即在2023年9月發表的投資者自然評估指南(ICANN)中。我們留意到,LEAP框架的金融機構評估階段成果之一是「在定位階段的熱點圖中,識別出不同投資組合行業的一系列環境資產、生態系統服務及影響驅動因素」。在此過程中,我們能夠了解各重要行業上游及直接營運中的主要依賴關係及影響驅動因素,特別是對使用陸地生態系統及用水的依賴,以及水污染物、土壤污染物及土壤廢物造成的影響。
除了利用行業重要性工具進行上述的一般行業分析外,我們也與多個投資團隊合作,對比在淡水及(農業相關)森林風險偏高行業及國家的投資持股,該兩個範疇是我們的自然環境及生物多樣性工作重心。我們對有關議題的評估及企業交流方針詳情,載於投資者自然評估指南(ICANN)。
最後,自然相關財務披露工作小組(TNFD)提議金融行業採用的另一個核心行業指標,是金融機構對敏感地區企業的投資(即資產管理者所投資或擁有資產的絕對金額或百分比)。按照Sustainalytics5取得的報告及估計數據,截至2023年12月,該類投資佔我們資產管理規模的5.57%,範圍內企業的數據覆蓋率約為81%。在能夠取得敏感地區數據的情況下,我們將嘗試結合數據及對重要地區6的分析。此舉有助我們識別需要重視的地區,並決定未來優先展開評估及企業交流的公司。正如投資者自然評估指南(ICANN)所述,我們使用來自多個來源的眾多其他指標。
於2024年,我們計劃與企業可持續發展團隊密切合作,以披露我們直接營運地區的資訊。透過自然相關財務披露工作小組(TNFD)的核心全球指標,我們將合力評估辦事處的影響、依賴關係、風險及機遇,同時記錄整間公司如何識別、評估及優先處理直接營運中的自然環境相關議題。
3 自然相關財務披露工作小組(TNFD)(2023年)。自然相關財務披露工作小組(TNFD) (TNFD) 的建議
4 因此,上述數據並不包括範圍外其他資產類別的重要行業投資(例如現金及衍生工具)
5 按照Sustainalytics的定義,「生物多樣性敏感領域」指Natura 2000的受保護地區網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及生物多樣性關鍵地區,以及歐盟委員會授權規例第2021/2139號附表II附錄D所指的其他受保護地區。我們認為,該項定義與自然相關財務披露工作小組(TNFD)的敏感地區定義一致。
6 自然相關財務披露工作小組(TNFD)(2023年)。自然相關財務披露工作小組(TNFD) (TNFD) 的建議
表2. 金融業生物多樣性承諾的進展
承諾 | 至今進展 |
---|---|
合作及知識共享 |
|
與企業交流 |
|
評估影響 |
|
訂立目標 |
|
公開匯報 |
|
我們的目標是訂立有關自然環境主要議題的公司方針及行業指引。同時,團隊將展開監察、匯報進度,並評估投資對象作出的各項自然環境相關承諾。
按照自然相關財務披露工作小組的規定,我們將繼續推行範圍評估工作。透過該項全新的風險管理及披露框架,組織可以報告及處理不斷變化的自然環境相關風險。除此以外,我們希望為基金提供資源,以便就有關自然環境的披露準則進行匯報。該類準則包括歐盟可持續金融披露法規主要負面影響部分所載的「生物多樣性敏感領域」或「對水排放」指標。
挑戰
由於問題相當複雜,而且各項元素互有連繫,投資者面對多項挑戰。
我們相信,評估我們的水資源及森林砍伐風險、對比我們持股企業的多項數據、深入分析重點企業,並就重要議題及漏洞展開企業交流,將能帶來了解我們自然環境風險及依賴關係的新機會。不過,現時可用的數據並不全面,個別數據庫的可用性較高。
好消息是,企業開始留意相關議題,投資者將有更多機會評估自然環境的相關風險、依賴關係及影響。隨著有關領域持續發展,我們相信提升披露水平將是企業交流的主要目標之一。
我們面對的另一項挑戰,是以更全面的方針應對議題。不少金融機構早就與企業交流其他環境、社會及管治議題,包括氣候變化或人權問題。我們認為,假如未有妥善應對生物多樣性及自然環境議題,現有問題將雪上加霜。相反,如果我們能夠積極處理,則可為其他問題提供解決辦法。尤其是,在森林砍伐議題上,自然環境受損、氣候變化及侵犯人權的行為往往與若干生物群系或地區有關。
為您提供合適的體驗
您的位置 :
Hong Kong
Australia & NZ
-
Australia
-
New Zealand
Asia
-
Hong Kong (English)
-
Hong Kong (Chinese)
-
Singapore
-
Japan